扫一扫
发布时间:2023-10-12 19:05:50 | 浏览:
关注朋友圈,您会发现“长辈儿”转发的帖子多是各种“养生帖子”,而且养生帖子中的绝大多数还是“危害性言论”。具体说来,“XXX吃了XX不治而亡”、“这种食物吃了致癌”等类型信息多被疯传,但这样“耸人听闻”的帖子背后真的是真相吗?用最近传播速度较快的“医生提醒:这三种蔬菜尽量少吃,含有致癌物,影响身体健康”帖子与您剖析谣言,怀抱健康。
其实,无根豆芽在生长过程中的确会添加使用“无根剂”,但这些所谓的无根剂其实就是您常听说的“植物生长调节剂”。说到具体比如像赤霉素、6—苄基腺嘌呤、4—氯苯氧乙酸钠等物质,这些物质的添加使用并不会存在所谓的“安全问题”。
“无根剂”存在最大的问题是“归属问题”,由于监管范围划分比较混乱,“无根剂”这类物质既不在市场监督管理局(原食药监局)的监管名单中,也不在农业部的监管名单当中,这样一来就成了“尴尬之事”,所有允许使用的“食品添加剂”和“农用物资”都必须在“允许添加的名单中”才可以添加使用,这样一来添加这些所谓的“无根剂”就成为了无规违法事件。
除了无根剂以外,像尿素一类的增粗剂、防腐剂、漂白粉等添加物质和“豆芽是否有根”并无直接关系,这些物质也没有各位想的那样可怕。您所听到的这些物质在食品加工领域中被广泛使用,所谓的“有毒”并不是因为“在某种食品中添加了这种物质”,而是由于“过量食用了这种物质”。
具体说来,现实生活中使用的“无根水”的主要成分是“6—苄基腺嘌呤”,这种物质的毒性很低,况且它的添加使用还存在一定的自限性(低浓度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起到作用,“滥用”不仅无意义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,甚至导致豆芽无法生长)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“无根剂”虽然可以与植物中相应受体结合调节植物的生长,但它们并不会对人体的生长造成相应的改变,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所谓的“致畸、致癌”等危害理论被证实。
当然,任何食品添加剂都有着其自身的“添加范围”,虽然这些“无根剂”一类的物质安全性上并无问题多米体育,但是在我们国家尚未出台相关规定之前,现在禁止在豆芽当中使用添加上述物质,建议大家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高品质豆芽。
但请您注意,“任何毒性物质想要产生危害都必须要达到一个致毒或者致癌的剂量”,对于“炒西葫芦”这件事同样如此。
西葫芦虽然可以经过高温加热产生丙烯酰胺,但这个“量”需要具体明确,之前有学者做过相关实验,分别用1200瓦和1600瓦的电磁炉对西红柿干炒和油炒(三分钟和六分钟),发现这个过程中产生释放出来的丙烯酰胺达到了360微克/公斤西葫芦,也就是一斤西葫芦才能产生180微克的丙烯酰胺(干炒和油炒结果一样)。
在《食品和化学毒物学》中对丙烯酰胺的安全摄入量有明确限定,它的安全摄入量上限是2.6微克/千克体重,神经毒性的安全摄入量上限是40微克/千克体重。举一个例子,对于一个体重是65千克的正常人来说,能够承受的安全摄入量169微克。神经毒性的安全摄入量为2600微克,您会发现这两个数字相当于吃了1斤左右和14斤左右的爆炒西葫芦,您觉得靠正常人的饮食可以轻松满足这个“剂量”吗?更何况,安全摄入量并不是指一旦超过就肯定会患癌症,只是说超过这个限定量容易增加风险而已。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西葫芦一类的蔬菜而言,一般建议大家可以水煮或者蒸食,这样一来丙烯酰胺的量会大大减少(一般仅有25微克左右);温度上不去,丙烯酰胺的产生量也就没那么多,产生速度并不快。
也就是说,对一个普通体重的人而言,想要靠吃炒西葫芦达成“丙烯酰胺的致癌量”,您需要单次食用一斤左右的西葫芦,这个量难以实现(毕竟还有其他美味菜肴);另外致癌的相关因素和烹调方式密切相关,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可操作性强,水煮蒸食更健康,完全可以自由选择;所以“炒西葫芦”致癌的言论并不合理全面。
虽然致癌,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“可怕”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将蕨菜归为“2B类致癌物”。也就是“对人体可能致癌”的物质,在我们接触的日常生活中,和蕨菜一样常见的2B类致癌物就有多达200多种,泡菜、咖啡、手机辐射等皆包含在其中,完全没有必要太过恐慌蔬菜。
癌症的实际发生,其实更多是生活中的多种因素(饮食、居住环境、遗传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)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,“食物致癌”仅仅是其中微小的一个层面,某些“一旦吃了就会致癌”等言论属于夸张标题说法,并不可深信。
具体再来说下“安全剂量”,之前有学者做过“经口投喂食大鼠蕨菜”的实验,如果把投喂给大鼠引发恶性肿瘤的蕨菜量换算到人体身上,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食用20年,每天食用350克—3.5公斤的剂量,况且经过烹调加工处理,致癌物质的浓度还会有大幅度降低;从现实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,靠吃蕨菜真正“致癌”是一件难事,“浅尝辄止”并无害。
1、如果您细心观察,您会发现网络中出现了很多“医生说、医生告诫、医生不买”等关于医生的饮食和养生话题,出现这样的题目,更多是为了“引您目光”,噱头占有层面更大,请您正视;况且医生对于食物的相关知识并未进行过全面的学习,就像食品方面的专家也并不一定就对医学知识了解一样,这些理论说法更多只是一种“噱头营销”而已。
2、任何食物想要产生作用和危害都要达到“剂量”,聊到致癌等危害时请关注食用量多米体育。
3、看到这类文章或者视频时,请您先简要分析再相信和转发,客观评价,不盲目相信。
一则“饮食”相关言论,三种食物的危害反应,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达成;不必害怕,也没有必要恐慌,安全进食,理性看待;世界上并不存在那样“轻而易举的致癌”。多米体育多米体育多米体育